(飛機上看到的絕景富士山~)
原本計畫去年在懷孕中期去東京賞櫻
但發生了孕婦在韓國跌倒事件
為了不讓家人擔心 做好的功課只好先擱著....
去年底瑪姬四個多月時 就在想到底要不要去日本賞櫻呢??
當時作息已經趨近穩定 (一日五餐: 8-12-16-20-24)
畢竟帶小小孩出國真的比兩人走跳還要麻煩太多太多
猶豫許久決定先訂機票和飯店 地點選擇我們很熟悉的東京
同時摸索瑪姬的個性 (平日白天保母帶 我們倆自己帶平日晚上+周末)
並利用周末到處走走 演練外出的各種狀況
在今年三月初要開票時 覺得應該可以去吧!!!!!?
這時作息是一日四餐+一點心 (全配方奶)
加上我們是家人+朋友10人自由行 有人可以協助
就這樣衝了!!! 也順利回來了~
<護照>
辦嬰兒護照最麻煩的就是大頭照
如果家中有人會簡單修圖的話 其實可以自己拍
去相館拍很難控制小孩又要多花錢
瑪姬是在七個月大時拍的 那時她還無法坐的很好
所以是在家用iphone6躺著拍 背後墊一塊白布
證件大頭照的要求在外交部網站有(按此)
時間點選她不餓不歡不太嗨有點想睡的時候 比較不會亂動
嬰兒的耳朵都還很貼看不太到 但頭髮長盡量塞耳後不要蓋到耳朵
躺著拍要注意光源 以免影子很難修圖
我們拍了二十幾張才選兩張比較OK的修圖
請相館店員幫挑再沖洗出來 (他們都很有經驗)
最後相館店員幫挑的是右邊這張
雖然身體有點歪但頭髮比較沒蓋到耳朵 後來去辦護照也過關了~
<攜帶物品> (全配方奶寶寶)
奶粉必備
推車背巾必帶: 我們是帶Aprica magical air plus推車+Pognae Orga背巾
雖然地鐵站不一定有電梯 但推車在小人討揹的時候可以放東西還是很有用
安撫物: 奶嘴必帶 跟一件安撫娃娃或安撫巾
奶瓶: 帶三支 因為旅館的水都是飲用水 就每晚用熱水沖沒有特別消毒
保溫瓶: 依照寶寶奶量 我們帶360cc裝全熱水+買礦泉水來調溫度
之前看到有人說要從台灣帶礦泉水去 像換奶一樣換水以免寶寶不喝日本水
我是覺得沒那麼嚴重 寶寶到新環境會不太喝奶通常是因為太好奇了
尿布: 瑪姬一直都用大王境內 所以我們只帶幾片
到當地藥妝店再買 目前匯率算起來在哪買都比台灣便宜 (一包約13xx日圓)
副食品: 如果是還在食物泥階段 我們傾向不帶因為保存不易怕壞掉
到日本買現成babyfood很方便 (出遊真的不要想太多)
因為瑪姬還沒有嚐試太多食物 所以只讓她吃龜田的原味米餅
其他跟在台灣出門差不多 有想到再補充
<備藥>
出發前去小兒科掛號 跟醫師說要出國的備藥
醫師都會先檢查一下然後開立
我們拿了感冒藥水 止瀉藥水 抗過敏藥水
其他自備耳溫槍及防蚊貼片
<搭飛機>
我們搭的是日航JAL早去晚回的班機 飛羽田機場
會選擇早去晚回是配合作息 瑪姬在上午和晚上比較會想睡
出發當天我們提早到機場過海關 利用機場內飲水機餵第一餐奶 (結果太嗨亂喝一通...)
上飛機時剛好準備要小睡~
起飛時和降落時必須抱著小孩 等飛到高空穩定時 空姐就會來布置床台
這個嬰兒床台限重10.5kg 但只有75cm長
瑪姬此時約72cm 8kg
體重沒問題但身長很卡 幾乎沒有伸展空間
不過看她睡得還蠻舒服的~
瑪姬是相對冷靜的孩子 只要知道我們在旁邊就能安靜地四處摸摸看看
所以一路上都很順利 (Thank GOD~)
事先了解小小孩對環境轉換的反應是很重要的
也要找到崩潰時的安撫方式
因為上飛機及到國外不停換景點都是刺激
如果到新環境就會很歡或很難哄的小小孩 可能就要考慮還不要帶出國
以免最後連大人也崩潰
本來帶了多副3M耳塞 要在飛機上發給鄰座乘客 還好沒發出去~
真的想準備的話不要零買喔太貴 網購一大盒200包才950元
可以找人合購 等小孩會講話後應該蠻需要的
<行程>
去日本當然是自由行為首選
跟團有既定行程要走 還要配合其他人 有時光弄小小孩就沒空逛了~
一天排兩個點比較剛好 帶小小孩去勞累程度真的會加倍
住在大站周邊交通方便 如果晚上有餘力還可以附近晃晃
理想的組合是夫妻倆+小孩 比較單純
但若有人可以協助看前看後也是幫了大忙
同行者"最好"是能接受小小孩的同輩親人或朋友
盡量不要有長輩 除非長輩是小小孩的主要照顧者
因為根本無法同時顧小的又顧老的 若有其他親友可以帶長輩就OK
我們這次很常因為瑪姬餓了或想睡哭鬧
只好和親友分開行動 先找附近百貨公司育嬰室處理
其他人要有自行跑行程的能力 不然就只能陪等
<育嬰室>
前面第一段的藍字很重要!!!
小小孩作息如果能穩定是最好 行程比較好規劃 我們很熟悉東京所以隨意調整
出國前多外出走走演練 才知道要帶什麼東西(ex.安撫物) 還有遇到狀況怎麼處理
在東京 尿布台是很普遍的 百貨公司及地鐵站的殘障廁所都有 (日本稱"多目的廁所")
各大站旁都有百貨公司 育嬰室很完善 (日本稱"Baby room/授乳室")
都備有飲水機可裝熱水沖泡奶粉
以下是我們這次去的幾間百貨公司育嬰室和可逛的地方: (因為太忙亂只有一點點照片)
1. 涉谷 Hikarie B2 (JR涉谷站旁) 10:00~21:00
這間是新開不久的百貨公司 所以空間很大設備很新 還有baby體重計
微波爐只有Hikarie這裡才有
大部分百貨公司都是配備這台combi的調乳器
就是只有熱水的飲水機 溫度為80度C
很貼心的有防燙傷設計 必須放入奶瓶關上門後才能按按鈕給水
其他樓層可逛的: B2-- 甜點Pierre Herme, 辻口博啓Le Chocolat De H
B1-- 京都Yojiya (美妝+Caffe)
4F-- Harb (甜點+用餐)
品牌以女性潮牌為主 附近還有很多家百貨公司
離明治神宮, 表參道, 目黑川都不遠
2. 上野丸井OIOI B2 (JR上野站對面) 11:00~21:00 週日假日到20:30
大部分百貨公司育嬰室的空間分布都像這裡小小的 但已夠用
其他樓層可逛的: B2-- Baby GAP, 無印良品, 1F-- Samantha Thavasa, DHC, Agnes.b
4F-- Francfranc, 5F-- Loft文具 , 6F-- Porter Yoshida
附近: 阿美橫丁, Yodobashi電器, OS drug, 上野公園/動物園等等
3. 台場Aqua City 4F (百合海鷗線 台場站旁) 11:00~21:00
育嬰室很大 可惜沒照到~
旁邊還有當區居民的托兒所 (就在百貨公司裡!!)
可逛的都在3F: Baby GAP, Kura Chika, Disney Store, Agnes.b
著名日系女裝Earth, Lowry's Farm, Index
還有一家超大鞋店 男鞋女鞋童鞋都有很好買
附近: 台場海濱公園, 富士電視台, 隔壁棟Joypolis 3F有Bills (超好吃Pancake)
4. 松屋銀座 6F (地鐵銀座站旁) 10:00~20:00
我們是為了B1 Gateau Festa Harada的餅乾才去松屋銀座
這裡育嬰室沒有combi這種像飲水機的 而是傳統水桶型的
我們去兩次其中一次剛好沒水 還好有帶保溫瓶先備了一些熱水
其實可以去隔壁銀座三越只是太累懶得去
6F除了育嬰室也有賣一些童裝 童書 玩具之類的 ex. Miki House
是少數一般百貨公司裡有賣小孩東西的
附近則有Apple旗艦店 (現在日圓便宜超划算), Uniqlo旗艦店, 眾多精品店等等
4/15-5/10有Miffy展 外牆做成Miffy的臉好可愛
買了個小鋼琴還附歌本 還有Miffy~ (其實是媽媽想玩吧 )
5. 錦糸町Arcakit 5F 阿卡將本舖 (JR錦糸町站旁) 阿卡將本舖官網
只要有小孩又愛日貨的父母 一定知道這家鼎鼎大名的嬰童用品店
東京都內比較近市區的只有錦糸町這家 所以人爆多 尤其是台灣人和強國人
每層樓都有尿布台 但育嬰室只有5F有
去的時候因為瑪姬肚子餓爆炸中 所以完全沒心情拍照
店裡童裝童鞋很齊全 童鞋NB, Nike, Asics都有
日用品類以兩歲以下用的居多
日本製的會特別標明 但大多數還是非日本製的 有產地迷思的要仔細看標牌
注意無法退稅!! 還是比找代買便宜 家有兩歲以下小小孩絕對值得去看看!!
其他樓層也很好逛 是可以退稅的: 4F-- Uniqlo (沒有童裝), 6F-- GU&無印良品, 7F--大創
瑪姬的衣服已經太多 所以沒有很失心瘋 XD
主要是買日用品 和一些台灣看不到的日製商品
左下是panpantutu屁屁褲是出國前在官網訂購送到飯店的 阿卡將沒有賣喔~ (還好有先買)
提醒: 假日使用育嬰室的人真的很多 甚至要排隊等待使用哺乳小隔間和尿布台
上面圖片都是平日人少少時照的
以上一點心得分享~